職場陷阱:
可憐的我與可惡的他


紅人咖啡 / By Sharon 洪淑姮

職場中受害者與加害者之間那些錯綜複雜的情節,時常出現在我的教練輔導日常。後來我才意識到,這兩個角色正是心理學家阿德勒在人生三角柱中提到的「可憐的我」及「可惡的他」。

阿德勒提到我們每個人都像一個三角柱,陷入煩惱悲苦的人,經常只能看見事情的兩面,一面是:「你看、你看!!我好可憐(意味著我是對的)」;另一面則是:「你看、你看!!他實在太可惡了!都是因為他……(意味著他有多糟糕)」。不過,之所以是三角柱,表示除了這兩面,還有第三面。

人生三角柱的第三面,是許多人終其一生不曾發現到的。於是,幾十年的職場歷程或是我們的人生,就像一幕幕不曾停止的八點檔劇情,不斷悲壯的回放……。最後,我們就會把找不到出路、努力被抹煞、沒能有一番作為……都歸因於可惡的他,終其一生被困在悲苦的暗黑情緒中,找不到出口。

關鍵的第三面,是「從今以後我可以怎麼做?」這個面向帶出了機會與盼望,彷彿眼前出現一群天使高唱著:「哈利路亞~~哈利路亞~~」的高光時刻場景。這關鍵的第三面正是阿德勒心理學中,關於「目的論」的核心展現,所謂目的論的概念就是 “不問來處,只問去處”,並且主張“去處比來處更重要”。意思就是:即使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完美或不幸的成長背景、曾經或總是跟豬隊友一起共事、有個十分帶給人困擾的上司……,但如果我決定要進步、要成長、要幸福,然後朝著目標邁進,前進的過程中,這所有的不完美,將會為我們帶來全然不同的意義。

閃閃發亮的第三面「從今以後我可以怎麼做?」將帶我們找到解決方案和出路,而非終其一生困在過去不好的經驗和記憶中。

寫到這裡,突然想到我曾跟同事們分享過學者Carol Dweck在教育心理研究中提出的兩種思維模式:成長型思維(growth mindset) 與固定型思維(fixed mindset)。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,認為人的天賦及才能是可以透過努力改變的;而傾向固定型思維的人則認為天賦與才能是與生俱來無可改變。阿德勒人生三角柱中關於「可憐的我」及「可惡的他」這兩面彷彿是固定型思維的必然結果,而學會以第三面「從今以後我可以怎麼做?」專注思考目的及去處,就能實現成長型思維的核心價值。

各式各樣的職場困難與悲苦,你我都有。不落入陷阱的秘訣就是「自己動手改寫劇本」。放棄一再詮釋「可憐的我」和「可惡的他」的老劇情,迎向職場高光時刻。

職場這條路,紅人學院陪你前行